1、證明行為人具有刑事主體資格的證據;上海崇明律師
2、證明行為人侵犯對象是商業秘密的證據。如載有商業秘密的技術資料、經營信息、保密協議、侵犯對象是商業秘密的技術鑒定結論等;
3、證明行為人存在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證據;
4、證據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或“特別嚴重后果”的證據,如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或致使商業秘密權利人破產的;
上海知名刑事律師解答侵犯商業秘密立案條件有哪些
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刑事立案的首要條件。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即要立案追究的。
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事立案應當而且只能針對犯罪行為進行。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刑事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刑事訴訟活動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并不要求非常詳細具體。侵害商業秘密案件中,有犯罪事實是指發現存在侵害商業秘密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犯罪行為的事實。至于犯罪的過程、具體情節等,在立案時難以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可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當然能夠提供更多犯罪事實的信息也有利于法定機關決定是否受理立案。3
A1、秘密性。
秘密性即“不為公眾所知悉”,這是商業秘密最核心的特征,是商業秘密維系其經濟價值和法律保護的前提條件。商業秘密理所應當處于秘密狀態,以此來維護它的價值,如果其內容為公眾所知悉,其固有價值就有可能喪失殆盡,它也就不成其為“商業秘密”了。這一點與專利有根本區別。
專利是以公開技術來換取法律保護的壟斷使用權,而商業秘密的權利人是依靠其自身采取的保密措施來達到其對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的壟斷控制權,以維持其在競爭中的優勢地位。一旦商業秘密被他人非法公開,就再也不可能恢復到秘密狀態,從而使權利人失去抵制競爭對手的能力。因此,秘密性是商業秘密的本質特征。任何商業秘密都首先必須具備秘密性。
2、價值性。
價值性即商業秘密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中對商業秘密的價值性解釋為:“本規定所稱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是指該信息具有確定的可應用性,能為權利人帶來現實的或者潛在的經濟利益或者競爭優勢。”可見商業秘密應當具有經濟價值,不具有經濟性的信息,不屬于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的經濟性也是保護商業秘密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商業秘密能給人帶來經濟利益,才會出現商業秘密的侵占和爭奪。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背后,是經濟利益的驅動。權利人對商業秘密的維護,國家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其重要目的也在于維護或謀求經濟上的利益。商業秘密的價值性不僅包含現實的價值,還包含潛在的價值。所以判斷商業秘密的實用性需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分析,而不能僅局限于當前是否已商用化,也不能以該企業的贏利或虧損來衡量。商業秘密的價值性不僅體現在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還體現在它的使用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競爭上的優勢。因此,商業秘密不僅包括成功的經驗,也包括失敗的教訓。
3、保密性。
保密性即權利人主動對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采取了合理的保護措施。這些措施包括訂立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采用保密技術、運用適當的保密設施裝置以及采用其他合理的保護方法。有關保護措施應當是明確、明示的,并能夠具體確定本單位所擁有的技術秘密的范圍、種類、保密期限、保密方法以及泄密責任。
上海崇明律師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解釋“合理保密措施”的判斷因素為:考慮(權利人)努力的程度、保持秘密信息的花費、信息的價值以及他人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該信息的難易程度。目前的司法實踐對這點的要求普遍比較寬松,只要權利人能舉出一點保密措施的證據一般都能認定為采取了保密措施。權利人是否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不僅是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能否成為商業秘密的條件,也是尋求法律保護的前提。
第二百一十九條 侵犯商業秘密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