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職務犯罪刑事律師 本罪是指故意隱匿、故意銷毀有法定保存義務的會計憑證和帳簿、財務報告,情節嚴重的行為。
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該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公司、企業的財會管理制度。本罪既已列入妨害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這表明本罪的客體具有破壞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的屬性。《會計法》第 2 條規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 ( 以下統稱單位 ) 必須依照本法辦理會計事務。”第 13 條規定:“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件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公司法》第 174 條規定:“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行為人隱匿、銷毀財會憑證的行為就是對公司、企業管理秩序中財會管理制度的直接侵犯。
本罪的犯罪對象具有特定性和限定性,專指公司、企業的財會憑證,并不是《會計法》所包括的財會憑證范圍。本罪的對象包括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所謂財會憑證是指能夠證明財務、會計活動的證據。所謂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活動,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證據。會計憑證按其用途和填制程序,可分為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兩種。所謂會計帳簿,是由一定格式又相互聯系的帳頁組成,用來序時地、分類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帳簿有不同種類和多種格式,各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在統一規定的前提范圍內設立,一般設有日記帳、總帳、明細帳等。所謂會計報表,是指公司、企業的財會部門根據日常會計核算資料,結合其他有關資料加以匯總整理,以一定的指標體系,用貨幣為計量單位,全面、系統、定期地總括反映公司、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情況的報告文件。為了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信息需要,企業的會計報表由三個層次組成:一是向社會公開的會計報表。這類報表主要用來滿足投資者、債權人及企業潛在投資者了解企業有關股權、債權、投資等方面的各種資料。二是向國家各職能部門報送的各種會計報表,以滿足國家各職能部門對企業間接調控的需要。國家作為管理者對企業的管理主要是通過政策、法規、稅收、價格、信貸等經濟杠桿對企業的經營行為加以引導。為了滿足國家對企業的調控需要,企業也要向國家提供監控所必需的各種信息資料。三是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的各種報表。這類報表的服務對象是企業各層管理人員,如編制生產、銷售、財務成果等快報,供企業管理者決策、調度使用。除了上述這些具體對象以外,那些與財務管理有關的財會憑證都屬于其他會計資料。
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
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
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
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
上海職務犯罪刑事律師 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3、職務犯罪的種類
修訂后的刑法規定,檢察機關管轄53中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劃分為三大類:貪污賄賂犯罪(第八章);瀆職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
貪污賄賂犯罪,在我國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個條文,規定了十二個罪名(394—396)包括:1、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賄罪、4單位受賄罪、5、行賄罪、6、對單位行賄罪、7、介紹賄賂罪、8、單位行賄罪、9、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10、隱瞞境外存款罪、11、私分國有資產罪、12、私分罰沒財物罪。
瀆職罪在我國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條規定了34個罪名。包括:1、濫用職權、2、玩忽職守、3、枉法追訴裁判罪、4、私放在押人員罪、5、國家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被騙罪等。
上海職務犯罪刑事律師解答認定瀆 | 鄭爽片酬之事引起明星們逃稅漏稅 |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一 隱匿、故意銷 | |